谁在“调戏”90 / 70政策?

2009年08月18日 07:51
责任编辑: 赵开忠

     最近,一位急于买房结婚的大学教师朋友直向我抱怨:国家不是规定了从2006年6月1日起,新建商品住房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吗?可是跑遍了大半个城市,发现市面上除了纯小户型外90平米左右的房子硬是成了稀缺货。而且这房价像海啸一样,一个浪头就翻了几番,高涨得离谱,让人慌得难受啊。

     我无法回答朋友的话。自从“90 / 70”政策出台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就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房价爆涨,人民购房需求空前旺盛,地疯、房疯、抢购疯,房价霍霍涨,人心惊惶惶。此政策出台之初,有媒体将其理解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良方,时至今日,此说似乎已难成立,纵观全国各大城市:深圳、北京、上海、杭州、天津、南京、成都等地,房价皆一路高歌猛进。

     实际上“90/70政策”初衷在《通知》中早已说得分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可是两年过去了,住房供应结构并未有多大的改善,各地房价也并未得到有力控制。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像吃了伟哥一样,亢奋无比,房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硬是高潮跌起。截止目前为止,笔者认为房市供求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一方面,有钱人抱怨找不到合适的房子住(嫌面积小);另一方面工薪阶层又抱怨越来越买不起房子(嫌面积偏大、总价高)。而这一切背后,是地方与开发商对“90/70”政策的轻视与消解。

     照说,国家“90/70政策”出台后,市场上市供应的90平米左右房源应该是放量较大的吧,但似乎恰恰相反,笔者从城东跑到城南,再从城西跑到城北,发现90平米两房的房子仍然相当紧俏,往往是开盘即售完,有的是还未开盘就已售完。除了市中区的纯小户型楼盘外,综合型的大中型社区没有几个是真正执行了“90/70政策”的。让笔者倍感纳闷的是,除了纯小户型楼盘,从建设路到桐梓林,从神仙树到温江,从驷马桥到新都,90平米左右房源犹如和尚找媳妇,稀罕。在城南※※※大院,两次开盘,笔者都未选到90平米左右的户型,不是卖完了就是只有130~150平米的大户型。(为了不致招来更多的骂声,暂不一一列出这些楼盘名称)。据笔者粗略估计,市面上在售楼盘真正符合“90/70 政策”的,不到35%(不含小户型物业、经济适用房)。而大多数开发商只能把90平米户型做开50%或者更低。难道真的应验了那句俗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是这样,那政策岂不是成了一纸空文?

     在国务院《通知》出台后,成都房管局也牵头推出了《成都市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的报告,明确了成都市“90/70政策”将实行总量控制。但实际上,职能部门与开发商们在执行“90/70” 这一政策时,表现太过暖昧。在《通知》中中央规定:“把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目标责任制”。但不幸的是,但由于普遍存在的执行不力或者忽视,具体表现上则为缺乏监管和有效执行。有些开发商在执行政策时要么仅供参考,要么干脆弃之于垃圾桶,“90/70”政策在各地中遭遇不同的消解与抵制。由于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房价涨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结构性矛盾突出仍然是众多大中城市面临的现实问题。

     为何“90/70”政策受到如此漠视?普遍的观点是90户型建设成本相对较高,且公摊大。笔者认为,由于开发商们普遍不重视90平米户型设计上的创新,因此导致公摊面积偏大,得房率低,市场接受程度低。在香港,90平方米左右的三房比比皆是,得房率能做到85%~90%,而国内多数只能做到80%。在日本,80%左右的城市公寓面积都在60~100平米之间。在新加坡和美国,90平米户型相当于豪宅的概念了。因此“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不应只是一句空话,政府和开发商还应担当起相应的责任。在民众普遍旺盛的购房需求面前,如何满足市场需求,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落在实处,加强对“90/70”政策的执行力度与监控监管,并以90户型舒适度的创新力度来对开发商进行考评,以切实行动解决市场住房供应结构比例失衡的矛盾,这是摆在开发商和职能部门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

优化阅读

临沂楼市

报广监测

临沂专题

8月热盘推荐|这些卖的最火的楼盘推给你~

临沂市场周报2022年第25-26期

[楼盘评测]银河湾·3号院

国庆小长假选房好时机,这些新盘不容错过

央行罕见同时定向降息降准

合作媒体

区域:
姓名:
手机:
QQ:

家在临沂网团购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