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难抑通货膨胀 央行加息路径如何演绎

2010年11月27日 14:31

    加息似乎已如箭在弦,但对于加息的时间点以及基点人们却莫衷一是。那么,到底加多少个基点才是一个合适的点位?才能在抑制通胀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实体经济的伤害?

  自进入10月份,央行已上调三次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一次。粗略算来,按照每次上调50个基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冻结3500亿元的资金,考虑到货币乘数的作用,近期已回收资金近3万亿元。

  但面对去年天量的货币投放,目前国内的流动性依然非常充足。在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国际资本流入压力依然较大。据悉,10月外汇占款超过3000亿元几无悬念,甚至有可能达到5000亿元的高位。

  而银行放贷冲击依然强劲,年初制定的7.5万亿元的信贷预期目标面临挑战。“今年新增信贷有可能略超7.5万亿元的调控目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记者说。

  前10个月的信贷增量已达6.9万亿元,按照2010年全年7.5万亿元的规模来看,今年最后两个月的额度仅剩6000亿元。而据有关分析人士预计,仅11月份前3周信贷总量已达6000亿元。

  为此,在11月23日召开的货币信贷工作座谈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要求各金融机构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好今年后两个月信贷投放的节奏和力度,使信贷投放总量符合宏观调控要求。

  “如果监管层希望全力保住全年7.5万亿元的信贷目标,那么12月份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很有可能出现停滞,甚至停止业务审批也是有可能的。这对中小客户和居民申请贷款的影响很大,我们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郭田勇说。

  面对如此局势,有分析人士表示,仅仅依靠数量型工具并不能缓解目前的局势。“如果不连续大幅加息不能解决负利率问题。如果仅仅连续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规模压缩明年的信贷规模,这在回收流动性方面一时难见大效。”

  另外,在本轮通胀中,政府还或寄望更多地通过行政调控压制物价。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指出,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这显示在中国经济未重新步入强劲增长之前,决策层的加息决定依然受制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同时稳定物价的双重目标。

  11月中旬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均未见亮点,市场担忧,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放缓。10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7%,未超预期;10月份零售额同比增长18.6%,低于9月份的18.8%;出口同比增22.9%,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

  而且,在接下来几个月中,CPI也许还会因新年的消费高峰而再次上扬。在目前带有明显滞胀特点的经济周期中,加息频率过快幅度过大可能进一步打击实体经济,因此,央行在选择利率政策时显得慎之又慎。

  那么,决策层应该如何利用加息这个价格型工具来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

  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则建议,央行应提高加息的速度而不是幅度。“未来一年要加息3到4次,每次加息25个基点。按每次加息25个基点来看,明年年底的贷款利率可能会达到6.31%,而存款的利息也会相应上调。如果明年信贷增速为7万亿元的话,就意味着银行贷款总量增长是在14%左右,基本上回到历史平均水平。”李晶说。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则建议,中国应尽快加息3个百分点,“每次加息0.25个百分点幅度太小,因为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是美国的4倍,所以中国的加息幅度也应为美国的4倍。”此外,他认为加息周期可能会维持好几年。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

合作媒体

  • 搜房网
  • 焦点房产
  • 腾讯蓝房
  • 齐鲁晚报
  • 鲁南商报
  • 交通电台
  • 临沂在线
  • 山东房产联盟
区域:
姓名:
手机:
QQ:

家在临沂网团购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