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出海”大军不断扩容

2013年10月17日 17:29
来源:北京商报
伴随着龙头房企进军海外步伐的加快,一些中小型房企也开始加入了房企“出海”大军。近日,包括北京建工8亿英镑参建英国空港项目以及泽信地产15亿美元投资美国奥克兰项目引发了业内关注,相比此前的万科、绿地、碧桂园等企业而言,这些企业规模较小,其“出海”可能与规模布局并无太大联系,业内人士认为,其“出海”主要目的可能是寻找机会。 
 
房企“出海”加速
 
连日来关于房企“出海”拓展市场的消息不断。
 
10月12日,继洛杉矶项目后,上海国资委旗下的绿地集团再次出击,以40亿美元收购纽约布鲁克林大西洋广场地产项目70%股权。
 
2013年以来,以张欣家族为首的中资财团购买美国通用汽车大楼40%权益,大连万达集团将投资近7亿英镑在伦敦核心区建设超五星级万达酒店,总部基地(中国)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许为平在英国驻华使馆也宣布,将投资10亿英镑在伦敦建“亚洲商务港”。
 
此前,2013年情人节,万科与素有“美国头号房企”之称的铁狮门公司签约,合作开发旧金山富升街201地块,首次进军美国。这是继与新世界合作拿下香港荃湾地块后,万科开拓国际市场的第二站。
 
实际上,截至目前,已经有不少品牌房企开始布局海外房产市场。来自中国海外投资联合会一项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包括碧桂园、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万科、绿地、万通、中坤等十余家大型房企,已在海外有房地产项目或确定投资计划,投资规模已达几百亿美元。
 
而近日来自内蒙古的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泽信控股也对外发布消息称,该公司与美国奥克兰SDG公司合作开发一地产项目,该项目位于美国加州奥克兰市,总投资15亿美元,将跨越8-10年,总占地65英亩,由码头改造为滨水住宅区,其中包括零售和商业空间、公园等公共建筑。同时,北京建工也与英国一家企业合作开发一个涉及8亿英镑的港口项目。一时间,中国大大小小的房企均加入了“出海”大军,意在何为?
 
机会大于效益
 
在2012年一系列海外布局之后,此前已“出海”造房的国内房企陆续迎来收获期,如碧桂园位于马来西亚的两大项目计划在今年正式面市;绿地首个海外项目动工,春节后将进入销售;首创置业位于法国的项目也已进入招商阶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家企业均不愿谈及海外项目的收益问题。
 
“其实海外的房地产市场除了稳定和机会多之外,利润并没有国内高。”北京颐和九州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张磊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许多房企“出海”的目的并不是获取更多的效益,而是在寻找更多的机会。“2009年楼市从金融危机中走出后,央企国企大规模加入了地产行业,这让许多房企失去了机会。现在进一线城市拿地没有50亿元根本就别想,而在二线城市又集中了中国的绝大多数房企机会不多,三四线城市基本上是死局,因此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出海’去寻找机会。”张磊表示。
 
“现在北京核心区的项目动辄就7、8万元/平方米,而且没有好地,大多数集中在六环附近又多是R类用地,这对于大企业而言要在一线城市寻找一个合适的项目也很难。”一位开发商向记者表示。
 
此前李嘉诚抛售内陆资产让许多业内人士也与房企大规模“出海”联系起来。“房地产市场在这几年的跌宕起伏,尽管一直赚钱,但是让许多人觉得政策摇摆不定没有踏实感,特别是近段市场的暴涨也让不少人意识到调控的可能性在加大。”张磊表示。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进军海外市场并不简单,如果没有充裕资金和开发模式,没有更好地了解当地房地产市场需求及特色,没有熟悉当地的政治环境与税费制度等,那么房企布局海外有可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风险。海外市场看似蓝海,但并不一定会有好的收益。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尚未完成的市场背景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仍然会有至少10-20年的发展机会。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复苏与回暖周期,市场面临着新一轮的市场发展机会。从机会成本及投资回报率的角度考虑,在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影响下,尽管楼市会一直经受调控的影响,但是国内房地产市场仍然比国外具有投资价值。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

合作媒体

  • 搜房网
  • 焦点房产
  • 腾讯蓝房
  • 齐鲁晚报
  • 鲁南商报
  • 交通电台
  • 临沂在线
  • 山东房产联盟
区域:
姓名:
手机:
QQ:

家在临沂网团购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