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套“老临沂”明信片出炉 市民拍老城变迁

2014年02月13日 10:47
临沂网友“平野晓霁最临沂”历时近两年的时间,用ipad拍摄了一组老城区变迁的照片,并准备制作一组“消失的老城区”24节气明信片。
“临沂24节气明信片终于出来了。”2月11日下午,微博网友“平野晓霁最临沂”公布了三组共计24张临沂城市变迁的照片,向网友们介绍这是正在制作中的24节气明信片,“每一个节气照片都是在该节气前后所拍。这是未定稿,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2月12日上午,记者见到本组照片的拍摄者李刚,在谈起为何要做这样一组明信片时,李刚称这个想法其实源于一篇题为《临沂城市主题明信片“芳踪”难觅》的报道。
“临沂城市变化越来越大,可以反映城市变迁的城市主题明信片却非常鲜见。”李刚说,就是看到这篇报道,他才有了做城市主题明信片的想法。
2012年下半年,李刚开始筹划,他一开始准备用照片记录老东关的巷子,但后来发现,各个巷子墙上都有涂抹的黄漆。再综合考虑版权问题,李刚将镜头对准了过去一年多里消失的建筑以及这座城市有价值的建筑。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就这样,每一个节气更替的前后,李刚拿着自己的ipad穿行于临沂城,拆迁前后的老东关、金源大厦、体育场、鲁南大厦等被他记录下来,而这些带有临沂城市记忆的街道、建筑也成为制作24节气明信片的最初素材。
2月4日,李刚在大雪中拍下了最后一组“立春”节气照片,也终于把24节气照片拍摄完成。随后,他开始着手制作明信片。2月11日下午,他通过微博将明信片的初稿照片公布,征集网友的建议。“最后定稿后就开始印刷,并在下月初举办一场发布仪式,邀请大家到场。”李刚说。
对话明信片制作者镜头记录老城缩影
“想为城市留下珍贵的瞬间”
明信片初稿——立春
明信片初稿——立春
为何把明信片的内容对准了城市的变迁,照片公布后,也有网友提出“这些照片代表不了临沂”、“应该选一些代表临沂的照片……”
对此,李刚解释称,他原本也想选择人民广场、滨河大道等临沂城市地标,但这些地标用得太频繁,这样的明信片谁都可以做。
所以,李刚选择的是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变迁中的老城区。除了将要出现在明信片中的老东关、体育场等老城的街道、建筑,在李刚的ipad中,还有很多关于城市变迁以及城市建筑的照片,他甚至拍下了东关以及部分老城区所有老街道、老建筑。这其中还包括费县的东周街,去年这条年代久远的老街改造前,他还特意跑到费县,花费大量时间拍下老街最后的画面。
“说不定哪一天,我拍下的这些建筑也没有了,这些照片就会成为最后的影像,我希望为这座城市留下珍贵的瞬间。”说起这些时,李刚谈到了济南、青岛等地有很多人也在制作城市主题明信片,“他们也是通过自己的相机拍下老城的照片,并制作明信片让大家记住老城。”
“明信片印刷费多为网友捐赠”
李刚说,此次推出的“消失的老城区”24节气明信片只是他计划中的第一组明信片,第二组可能会选择代表临沂城市的素材,“也欢迎广大网友通过微博参与进来,并提出宝贵的建议。”
在明信片初稿中,记者注意到由于是ipad拍摄,画面并非太清晰,李刚解释称,他希望通过模糊的照片反映变迁的城市,“这些照片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更真实地反映城市的变化。”
谈到制作、印刷明信片的费用,李刚称多数是微博网友捐赠,“筹备拍摄照片期间,很多网友通过微博得知我的打算后,捐赠了部分制作明信片的费用。”
据李刚介绍,首批200套明信片的印刷费用在5000元左右,网友共捐赠了3000多元,不足的部分将由自己承担。他计划在3月7日举办一场“消失的老城区”24节气明信片发布会,其中100套回报给捐赠印刷费用的网友,其余的则对外销售,收益将用于制作下一批明信片。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

合作媒体

  • 搜房网
  • 焦点房产
  • 腾讯蓝房
  • 齐鲁晚报
  • 鲁南商报
  • 交通电台
  • 临沂在线
  • 山东房产联盟
区域:
姓名:
手机:
QQ:

家在临沂网团购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