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农民”变“市民”是中国经济发展新机遇

2014年01月25日 12:11
来源:凤凰网房产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将在新的经济发展周期中,为房地产行业来带新的机遇”“20年内中国房地产业依然是支柱产业”“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公租房覆盖面至少20%”“‘居者有其屋’的说法,应该改成‘居者有其所’”……1月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在“金凤凰2014全球华人地产峰会”上妙语连珠,深刻分析了房地产业在中国新一轮经济发展周期中将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农民”变“市民”是中国经济新机遇
 
在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诸多制度创新的思想、政策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如果这些政策都得到落实,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很大的推动力。”在成思危看来,在城镇化问题上,发展房地产业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现在农村里,每个农民创造的增加值大概就是三百到五百美元,而工业产业创造的增加值每个人每年大概是一万多美元,不到两万美元。从事第三产业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万美元左右。”他强调,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到城市,从第一产业转入第二、第三产业将有效拉动经济发展。
 
“强调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将在新的经济发展周期中,为房地产行业来带新的机遇。在成思危看来,农村经营性质建设用地按照市场价格同地同价进入市场,明确后的农民承包经营权可以流转,农村集体心法事业明确农民股份并分红,农民宅基地为可以有用益物权等曾策的出台,都将有效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农民的手里有钱了,进入城市也就容易多了。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政府的职责就是盖好保障房”
 
“房地产业在我们国家20年内将是支柱产业。房地产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成思危认为,如果不解决居者有其所的话,将会印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成思危强调,“中央提出来叫‘居者有其屋’是有错误的,应该是‘居者有其所’。”他认为,‘住有所居’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地方住,而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子。至于如何实现‘住有所居’,则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政府的职责就是盖好保障房”。
 
此外,要让市场配置资源发挥决定性作用,只堵不疏限制供应只能导致需求更加紧张,必须要通过增加供应和适当的控制需求来取得新的平衡。在价格问题上,成思危表示“开发商利润、地价、政府税费要共同下降才能降房价,并且要首先控制地价。”
 
保障房至少要覆盖20%低收入人群
 
“二胎”政策不断放宽、农村人口以及大学毕业生不断涌入,加之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住房吃紧的局面一时间难以缓解。“保障房,现在明确的公租房是很好解决问题的办法。”成思危强调,保障房至少要覆盖20%低收入人群,“有条件的城市可以覆盖中低收入。”在保障程度上,他认为“最起码人均要有30平。”
 
“如果他的房租高于收入的1/3,应该国家补贴1/3,等他收入达到1/3,国家就不用补助了。”此外,成思危认为公租房可以按照市价出售,但房租可以可以算入房价抵扣。也就是说。“如果交了30年房租的话,这个房子就属于他了。”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

合作媒体

  • 搜房网
  • 焦点房产
  • 腾讯蓝房
  • 齐鲁晚报
  • 鲁南商报
  • 交通电台
  • 临沂在线
  • 山东房产联盟
区域:
姓名:
手机:
QQ:

家在临沂网团购报名